國內罷工

造成歐洲債信的原因

如題:能請各位知識大大告訴我嗎??小弟想知道...感恩
壹、前言 鑒於歐盟1999年初進行歐元區整合時

其成員國必須遵守馬斯垂克條約與「穩定成長協定」之規定

爰有關匯率、通貨膨脹率、長期利率、預算赤字、與政府負債均須符合「整合標準」(Covergency Criteria)。

當時希臘因不符合規定而喪失參加資格

惟准予在2001年初重新考慮

後來雖然加入惟其政府開支仍然浮濫

而屢遭歐盟執委會糾正。

去(2009)年10月主張改革之社會黨巴本德里歐(G.Papandrou)總理執政後

即授權由帕帕康斯坦丁努(G.Papaconstantinou)財長執行「監督各部會預算系統」

並自11月23日大砍前由共和黨政府編列之預算

把赤字由GDP之12.7%降至9.1%。

乃被國際投機客(或國際禿鷹)併杜拜財務危機列為風暴而重挫全球股市

並拖累歐元急貶。

雖然希臘政府提出「緊縮預算赤字預算計畫」堅持改革

惟國內罷工反抗、歐聯執委會指責、歐元區成員國不滿、三大信評公司兩度調降評等、及國際禿鷹狙擊歐元等經過

均已造成國際金融市場之持續不安與動盪。

   幸好到了今年4月29日歐盟宣佈4月份之主要經濟信心指數為25個月以來最好

及希臘承諾往後3年會更嚴厲緊縮支出

以換取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IMF)共同金援1

100億歐元後

整個希臘國家債信危機才暫時告一段落。

至於此次希臘債信危機之原因約可歸納為歐盟整合結構性之缺陷與問題

希臘本身長期債信紀錄欠佳並與銀行隱匿做假

及國際投機客趁機狙擊與非法放空三部份

而上述三個原因又由於美國金融海嘯所造成之全球性金融危機而浮現。

至於此次危機之影響方面

則係從拖累歐元匯價大貶、衝擊歐元區與歐央行、及造成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安等三部份加以要述。

貳、歐元區整合之結構性缺陷與問題一、組織結構性之缺陷因金融危機而浮現 1999年初歐元區整合時原認為透過「貨幣聯盟」組織可加速促進「政治聯盟」組織更密切地結合

惟後來「政治聯盟」仍無進展。

只有貨幣聯盟仍無法解決財政失衡

因而歐元區迄今尚無政治力可約束成員國之財政與稅收。

上述「整合標準」中之預算赤字與政府負債仍須由各成員國政府自行處理;至於匯率、通貨膨脹、與長期利率則由歐洲央行統籌處理即可。

在經濟繁榮或承平時期

歐元區部份成員國就已利用資金寬鬆與財政散漫之便

而以遠較其本國原使用貨幣強勁之歐元

及遠比過去為低之利率大量發行公債

近年來均已陸續到期

為履行償債義務原已為其心腹大患。

到了金融海嘯後

各成員國又必須擴大財政支出以拯救其本國之銀行系統與刺激經濟

各國之預算赤字與政府負債再度攀高

當初整合之組織結構性缺陷終於浮現。

 依據歐盟執委會最近預估之數據

整個歐元區今年平均政府負債為84%

此乃各國為因應金融危機而多已超過規定之60%限額。

若各國振興經濟措施或方案退場後

上述平均數才有可能低於60%之限額。

由於一個貨幣之穩定與成熟

除應靠央行妥善之貨幣政策與流動性控管外;尚須財政部收稅償還政府負債。

因此

只有貨幣聯盟之統一貨幣

而未交出課稅權

此乃歐元區整合之先天上之缺陷

亦係造成希臘國家債信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若能因此次希臘債信危機而促成「政治聯盟」儘速完成

則還來得及亡羊補牢。

例如去年12月1日里斯本條約(Treat of Lisbon)生效時

依據該條約選出之第一位常任主席范宏培(H.V.Rompup

原為比利時首相)就任後

即對希臘危機甚為重視

積極努力邀請歐盟各相關機關之領袖

及歐元區核心成員國之領袖

甚至於IMF負責人協調援助事宜

終於能在今年5月初達成援助協議。

此外

范宏培主席還將成立「特別小組」負責提升經濟與預算風險監管

並將於今年底前發表新政策

此一發展似已顯示此次危機後逐漸邁向政治進一步之整合。

二、經濟結構性問題因金融危機而引爆  鑒於歐元區各成員國間之經濟體質互異

在單一歐元下各國皆須放棄貨幣自主權

而歐洲央行在執行貨幣政策時又無法兼顧到各成員國之狀況與需要

爰會對體質已欠佳之成員國在調控其本身經濟之能力上造成傷害。

雖然這些成員國均曾運用大量財政支出

造成短暫之經濟榮景與房地產價格飆漲

且因外資大量流入而造成典型之移轉性問題

亦即因商品與勞務需求增加而造成通貨膨脹

後又因其物價偏高而喪失對外貿易之競爭力。

最後當外資撤走與泡沫破滅時

國內需求大減

造成物價下跌而使企業利潤與國家稅收同時減少

並使薪資降低與失業增加

且政府負債多偏高。

這些成員國乃逐漸往通貨緊縮方向走

因而均希望歐元貶值與寬鬆之貨幣政策

以振興競爭與提高競爭力。

至於體質較佳與核心成員國

則因政府負債較少

經濟發展較穩定

對外貿易常呈出超而累積貿易盈餘

這些成員國乃逐漸往通貨膨脹方向走

因而反對歐元貶值

且傾向於較緊縮之貨幣政策。

惟自去年底以來之歐元貶值

卻已促使德國出口大增

及法國由入超改為出超

其他成員國之經濟亦多加速復甦中。

參考資料 http://www.npf.org.tw/post/3/7515
正常國家碰到債信問題的時候有很多手段可以解決例如90年代的亞洲金融風暴

韓國被鎖羅斯狙擊

幾乎亡國當時的南韓幾乎破產

什麼三星

LG

也是破產韓國四大企業全部破產失業率超過20%(好像是20%~太久了忘了)可是韓國可以救起來因為它可以透過一些財政手段第一個手段是貶值

央行放手讓韓圜貶值為了配合貶值

放手讓利率跌到歷史最低點同時國家可以發行債券

向民間

向其他國家大量發行債券韓國還可以拼命印鈔票救市就像現在的美國一樣

其他各國敢怒不敢言可是歐洲債信不同因為歐盟的整合

市場整合

經濟整合希臘

西班牙

等國家的問題就在於他們喪失了金融上的自主權因為毆盟的鈔票

由歐洲央行統一印製風暴國

就喪失了像美國韓國一樣印鈔票救市的權利他們沒有自己的貨幣

所以也不能透過貶值來增加自己國家企業的競爭力他們也沒有自由的利率政策

也不能自由的舉債原因就是樓上那位老兄所說的為了加入歐盟時所簽立的規範(對於政府舉債比例的限制)也就是說這些風暴國只剩下二條活路一條是透過他國投資

解決債務

arrow
arrow

    adfhdfgrr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